游戲介紹牙齒和尾巴漢化版講述的是動物界的一場有老鼠率領的動物界侵略戰爭,游戲中玩家們可以支配噴射火焰的野豬、釋放芥子毒氣的臭鼬和嘔吐傘兵貓頭鷹等等神兵巧匠發動一場革命,但是為老百姓著想的心是不是在戰爭中扭曲了呢?這鋒利的牙齒和碩大的耳朵是不是也在諷刺人類自己呢?喜歡策略游戲的小伙伴們,游戲還能引發人的一點思考,真心不錯的一款游戲,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可以在開心電玩下載牙齒和尾巴中文版試試喲~ 游戲特點1、肉之圣戰 形形色色的角色統統被卷入一場決定誰做食肉者,而誰淪為刀俎的戰爭。游戲將通過內容豐富的單人戰役演繹充滿黑色幽默的鼠族變革史。 2、無盡的可重玩性 過程生成式的地圖,佐以豐富的自定義參數,每一次的對局都會帶給你獨特的體驗,玩家必須靠謀略而非背板來取得勝利。 3、即開即玩 每局游戲約為5~12分鐘,可以分屏本地雙人對戰,針對手柄和鍵鼠都進行了充分的優化, 《尾牙》是一款能令新人和老手都滿意的爆米花式即時戰略游戲。 牙齒和尾巴游戲結局這是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誰贏了這場戰爭? 是人前談論理想與公正的資產階級?還是嚴守規章條令的軍閥階級?亦或是采用投票制度已然烏托邦化的市儈底層階級? 答:都不是。象征著傳統與神權的教派階級,最終全殲了其他政黨。他們是怎么做到的呢? 然而,并不是他們做到的。對這件事起到關鍵性作用的其實是資本家和官僚口中的Swine(豬玀)、是市儈眼中好欺負的Weaker——豬在教派的授意下,在人群中散播謠言,把其他三個陣營的聯盟騙入了教派的伏擊圈。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 關于劇情,我其實還有很多沒寫出來的點。我特地去查看了游戲的所有源文本,那些看起來不經意的對話,其實卻串聯出一幕幕讓人沉默的圖景。 但這就夠了,有些事,只能點到為止,半字太多,一字藏心底,才最有味道。 牙齒和尾巴游戲測評>一般的游戲性、高超的游戲表現力 《Tooth and Tail》(以下簡稱T&T),是一款非常有趣的小游戲。 我說它有趣,并不是單指它的可游玩性,而是“動物世界”外表下隱藏的那些對于俄國革命的暗喻。 >合家歡 先說說游戲性吧:T&T是一個經過大幅度簡化后的RTS。 但由于過于簡化的操作,導致了在某種程度上,你說它是一款合格的RTS也不太恰當。 因為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發現這種迎合手柄玩家的操作設定,比起那些操作精度和頻率要求普遍較高的其他RTS游戲,這少了非常多的策略性和可操作性。加之游戲的地圖是用隨機種子刷出來的,就帶來了競技上的不平衡。往往就是比誰隨機到的起始點位置好、誰開的點多、誰剛好出了克制對方的兵種。 這種隨機性帶來的玩家間差距并不是在游戲過程中可以被拉近的(同水平玩家間),畢竟在你進入到作戰地圖的那一刻,你本局中所能用的兵種都已經完全定下來了。比如,帶不帶戰壕幫(The Trench Gang)真的是一場豪賭,賭的是對面帶不帶鐵絲網(Trench)以及敵人是不是在一個易守難攻的峽谷中;同時,帶不帶鐵絲網(Trench)又是另一場豪賭,如果隨機到的起始點是個四面通透的高地,這盤基本就廢了:浪費一個欄位帶來的戰略劣勢不是簡單說說而已。 所以,這個游戲它更偏向于那種“合家歡”式的、“無腦A一波兵”的RTS小游戲。更具體地來說,和朋友在客廳靠Steam串流到電視上玩兩盤真的是無比歡樂,那種窺屏互相偷點的快感真是不可言喻。 >階級與革命 說這個游戲“有趣”,比起大談特談它的游戲性,倒不如說說它表現“俄國革命”的形式。我認為這是這個游戲很大的一個亮點。 游戲的簡體中文本地化工作由Indienova的古登堡計劃完成。漢化的完成度和貼切程度其實是蠻高的了,但是還是存在一定的不足。作為一個曾經的漢化者,我知道這是難免的,因為翻譯的時候文本和游戲脫節,就很容易對一些詞產生誤解。我沒有任何抨擊古登堡漢化志愿者的意思,我只是說部分翻譯還是太留于英文詞的表面了。 游戲中存在四個階級,Commonfolk(市儈階級)、Longcoats(資本階級)、KSR(官僚階級)、Civilized(神權階級)。古登堡計劃的漢化者將Civilized翻譯成“貴族”,就好像把"Tooth and Tail"翻譯成“尾牙”一樣不貼切。 先來說說Commonfolk,也就是身處底層的市儈階級們的故事。 Commonfolk的領導者是一個名為Hopper的獨臂女性,據說她曾自愿砍下了自己的一只手分給了饑餓的人群作為食物,因此她在Commonfolk中極有威望。 Commonfolk大多出身底層人民,多說俚語,漢化時也考慮到了這種情況,因此用很多很土的諧音字體現出了這一點。由此一處可見“古登堡計劃”的漢化者的用心。 古登堡計劃的漢化中,將Commonfolk翻譯成了“普羅”,取意“普羅大眾”,在蘇聯崛起之后,這個由法語詞“proletariat”簡化而來的中文詞延伸意更多的偏向了“無產階級”。在劇情模式中,我們可以了解到Commonfolk中的大多數人都是底層工人甚至是市儈小人,完全屬于廣義上的無產階級。這個翻譯還是可以的。 但這還差一點點,Commonfolk真的是完全的無產階級的聚集體嗎?不全是。 游戲中有著各種動物,它們會分別在各個階級的劇情線中出現,互相毫無交集,只除了一種——豬,它是每個階級陣營中都存在的“農民”單位。 豬是這個游戲唯一的生產者,但卻是地位最最最低下的一種。說白了就是在映射俄國的農奴或者說農民階級。 豬在這個游戲中是最悲哀的存在,他們安于現狀,對于不公不敢有任何的抗爭——哪怕是在食物不足時,被作為食物端上其他階級的餐桌。不覺得很可怕嗎?作為唯一的生產者,卻享有著最低的社會地位,任人魚肉。 劇情中,隨著前線吃緊,各個階級陣營中的一兵一卒都變得十分珍貴,沒有人愿意自己的士兵死于饑荒。于是,他們就把從不抗爭的豬端上了餐桌。而豬呢?它們在干什么? 它們投靠了神權,它們在修道院里向未知的神靈求助,它們接受著神權階級(Civilized)的庇護,但同時卻又被神權階級們擺上了餐桌——哪怕就是這樣,豬們還是將Civilized視為救世主。 Civilized是一個很難進行翻譯的陣營,它們同時掌管著教派力量和世俗統治力量,在那個神權和王權互相交融的年代,古登堡計劃的翻譯者將其翻譯成“貴族”,也算是一個很折中的選擇。但經過研究游戲文本,我認為它應該還是應該翻譯為“教會”。畢竟他們的Leader都被稱為Great Missionary(大傳教士),人物畫像也手持經幡。 在神權陣營中,有三個非常有意思的兵種:自爆蛤、醫療兵、劇毒蛇。不論是不是我過分解讀,我覺得這不是一個巧合。但凡宗教,都充滿著一種自我犧牲、奉獻的色彩,古有如來割肉喂鷹,今有自爆蛤舍我其誰;宗教卻也給了人精神上的救贖,從某種意義上是一種“治療”,但另一方面,宗教通過教條剝奪或約束人的天性:沒有人生來就自愿焚燒自我以渡佛法,而是在數十年的誦經晨讀中開始變得狂熱,就像那深入骨髓的蛇毒。 Civilized反對一切新興的社會力量,就仿佛他們幾千年來固守的教條一樣。面對Longcoats這些資產階級的崛起,它們不余遺力地進行打壓。 Longcoats領導者的兒子就死于這場鎮壓。于是這個小資本家開始了與Civilized的戰爭。他的身上帶有著知識分子的理想主義,他不關心前線的子彈是否打光,以為憑著一腔熱血就能打贏這場戰爭。要不是Commonfolk中的Farmhand-Kasha促成了反教派聯盟的誕生,這個政黨可能早就消亡了。 有趣的是,市儈階級和資本階級曾有過短暫的聯盟,他們試圖建立一個共同執政的政府,這像極了歷史上曾真實發生過的某個事件。無產者和資本家,說到底還是不可能走到一塊去。這種關于生產資料的矛盾是客觀存在且不可跨越的。 在其他三個陣營打得熱鬧的時候,最后一個陣營——官僚階級,卻并沒有那么立場堅定地站在某一方。起初,他們幫助教派鎮壓革命者,但隨著戰爭的推進和風向的轉變,他們又和資本家和無產者站到了一起,共同對抗代表著封建與傳統的教派。 這不難理解,因為官僚階級參戰的目標只有一個:平定國內的騷動。對于他們來說,穩定就是一切,誰上臺都無所謂,反正無論在歷史上的任何時候,他們都可能是真正的統治者。這個暗諷可為辛辣。 >寫在最后 歷史上1861年沙皇俄國進行了農奴制改革,而1905年末爆發了十月革命以及其后繼者1917年十月革命。但哪怕是在蘇聯時期,由于蘇俄的先工路線,原本應當一同分享革命勝利成果的農民們的生活環境也并沒有好到哪里去。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這句話不管放眼過去、現在還是將來,似乎都是對的。 游戲中的主角絕不是什么資本家、什么工人、什么大軍閥,而是那不起眼的豬玀們。它們的血淚史串聯起了整個故事,從另一個側面展現了這個游戲意圖傳遞給我們的“Tooth and Tail”——那個關于“革命”的故事與思考。那些所謂的豬玀,可能是你、是我、是任何人。
配置需求一覽最低配置: 系統版本:Windows 7 or later 運行環境:DirectX 版本: 11 CPU:2 GHz Processor 內存:2 GB RAM 顯卡:1.5gb video card required to play. nVidia 320M, Radeon HD 2400, Intel HD 3000 or better 硬盤:需要 2 G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