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12-30 文章來源:深度系統下載 瀏覽:
網絡技術是從199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它把互聯網上分散的資源融為有機整體,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使人們能夠透明地使用資源的整體能力并按需獲取信息。資源包括高性能計算機、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大型數據庫、網絡、傳感器等。 當前的互聯網只限于信息共享,網絡則被認為是互聯網發展的第三階段。 WiMAX面臨的專利費、頻譜資源以及來自3G陣營的競爭問題是無法被忽視的。 專利費用不明晰 專利費用是WiMAX產業比較關注的問題,運營商不希望因為某些專利問題影響網絡的正常運轉以及盈利能力。最近一些設備商已經同意向高通支付其因為收購Flarion所獲取的OFDM專利,Fujisu也通過購買Wi-LAN的OFDM專利來增進自己在WiMAX技術方面的知識產權儲備。應該說,WiMAX專利費的收取已經成為一種現實,現在未知的是需要付多少、付給什么樣的企業,這些未知因素必然會影響WiMAX產業的發展,因為專利費用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設備價格以及服務成本,尤其是對WiMAX這樣一個剛剛起步的產業。韓國政府積極推進Wibro的技術輸出也正是因為其飽受CDMA專利之苦。韓國是高通CDMA專利費用的重要來源之一,據韓國官方消息稱,高通2005年在韓國收取的知識產權相關費用達到4.76億美元。 頻譜不是最大的問題 很多業內人士認為頻譜是制約WiMAX發展最大的障礙,目前可供WiMAX考慮的頻譜包括: 700MHz左右、2.3G~2.6GHz、3.3G~3.6GHz、5GHz。在WiMAX之前,運營商已經部署了一些基于專有技術的3.5GHz、5.8GHz乃至26GHz無線接入系統,但都沒有獲得成功。在2001年8月、2002年12月以及2004年4月信產部分別在340個城市進行過3輪3.5GHz的招標工作,其中3400M~3430MHz為FDD上行,3500M~3530MHz為FDD下行。信產部將這兩個30M的頻譜在每個城市平均分配給三家運營商,每家運營商的頻譜為2×10MHz。目前國內的應用情況是WiMAX 16d基站有3個扇區,每個扇區占用3.5MHz的頻譜,提供10M左右的帶寬。而在廣東網通的多數應用中,僅僅使用了一個扇區。由此可以看出目前的用戶需求還沒有達到三個扇區全部使用的必要,3.5GHz的頻點還可以應付一段時間。另外設備商也承認,3.5GHz頻譜盡管在組網方面有一些難度,但是基本上可以實現組網功能。 但是3.5GHz只是信產部批準為無線寬帶接入的頻段,任何無線技術都可以使用。針對WiMAX的專用頻段信產部還沒有任何明確的劃分。從技術的角度以及現有WiMAX的產品測試情況來看,3.5GHz的確在信號穿透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果將來做移動WiMAX,這個頻點肯定不行。因此WiMAX尤其是移動版本如果要在中國市場上獲得突破,首先需要的是獲得政府的支持。 面臨3G陣營的競爭 從網絡架構上來講,WiMAX通常被視為無線城域網技術,是DSL的一種無線的替代技術。但如果說僅僅將WiMAX作為最后一公里的接入手段來對待,那就未免太小覷其野心了。WiMAX的移動版本表明它正在從單純的固定無線接入向蜂窩式全面覆蓋演進。而WiMAX、尤其是移動WiMAX的成長必然要以犧牲蜂窩移動運營商的利益為代價。無奈傳統電信陣營的勢力過于強大,以愛立信為首的WCDMA/GSM陣營可以說是WiMAX市場拓展很大的對手,傳統電信設備商不會錯失新技術帶來的機遇,但也絕不會讓WiMAX損害自己多年在移動市場積累的優勢。 不管怎樣,WiMAX也是IT陣營向電信陣營的又一次滲透: 電信網正在向以開放、平等為設計理念的互聯網學習,正在將互聯網的終端智能化移植成為電信網絡的智能化。傳統PSTN網承載與控制的一體化讓運營商在開發新的業務時面臨很多困境,學習互聯網的標準化、分層化已經是運營商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相關文章】
網絡的神奇作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用戶加入其中,正因如此,網絡的承受能力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從硬件上、軟件上、所用標準上......,各項技術都需要適時應勢,對應發展,這正是網絡迅速走向進步的催化劑。 |
下一篇:解析WiMAX的安全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