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技術是從199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它把互聯網上分散的資源融為有機整體,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使人們能夠透明地使用資源的整體能力并按需獲取信息。資源包括高性能計算機、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大型數據庫、網絡、傳感器等。 當前的互聯網只限于信息共享,網絡則被認為是互聯網發展的第三階段。 第1章 網絡簡介 1.1 網絡初步 1.2 網絡定義 1.2.1 網絡服務 1.2.2 網絡介質 1.2.3 協議 1.2.4 LAN、MAN和WAN 1.2.5 公用WAN和專用WAN 1.3 故障檢修簡介 1.3.1 計算機問題 1.3.2 網絡問題 1.3.3 一般故障檢修策略 1.3.4 為網絡故障做好準備 1.4 復習題
第2章 OSI模型 2.1 標準化的需要 2.2 OSI參考模型 2.3 物理層 2.3.1 點對點和多點連接 2.3.2 物理拓撲結構 2.3.3 段和主干 2.3.4 電纜 2.4 數據鏈路層 2.4.1 物理設備尋址 2.4.2 邏輯拓撲結構 2.4.3 介質訪問方法 2.5 802項目模型 2.6 網絡層 2.6.1 網絡尋址 2.6.2 路由協議 2.7 傳輸層 2.7.1 連接服務 2.7.2 錯誤控制 2.7.3 流量控制 2.7.4 多路復用 2.8 會話層 2.9 表示層 2.10 應用層 2.11 連接性設備 2.11.1 中繼器 2.11.2 集線器 2.11.3 網橋和交換集線器 2.11.4 路由器和橋式路由 2.11.5 網關 2.12 復習題
第3章 語音和數據 3.1 位和字節 3.1.1 二進制 3.1.2 十六進制 3.1.3 ASCII字符集 3.2 在網絡上表示數據 3.2.1 數字信號 3.2.2 模擬信號 3.2.3 同步連接和異步連接 3.2.4 帶寬 3.3 數據交換技術 3.4 網絡通信量的類型 3.4.1 語音通信量 3.4.2 數據通信量 3.4.3 視頻通信量 3.4.4 數據包丟失、等待時間和抖動 3.5 調制解調器 3.5.1 RS-232C標準 3.5.2 調制解調器的工作原 3.5.3 波特率和bps 3.5.4 奇偶性 3.5.5 調制方案 3.5.6 命令集 3.5.7 傳真和調制解調器 3.6 握手 3.6.1 硬件握手 3.6.2 軟件握手 3.6.3 流量控制 3.7 通信標準 3.8 串行線路協議 3.8.1 SLIP 3.8.2 PPP 3.8.3 PPP驗證方法 3.9 復習題
第4章 網絡技術和協議回顧 4.1 TCP/IP和Internet 4.1.1 TCP/IP協議 4.1.2 IP尋址技術 4.1.3 ICMP 4.1.4 TCP/IP端口和套接 4.1.5 ARP和MAC地址解析 4.1.6 導航TCP/IP網絡 4.2 檢修TCP/IP網絡 4.2.1 ping命令 4.2.2 tracert命令 4.2.3 ARP實用程序 4.2.4 netstat實用程序 4.3 IPX協議簇 4.3.1 IPX和SPX 4.3.2 SAP和NCP協議 4.3.3 IPX尋址技術 4.3.4 幀類型 4.3.5 檢修IPX網絡 4.4 復習題 4.5 動手練習
第5章 IP尋址技術 5.1 IPv4尋址技術 5.2 創建子網 5.3 VLSM 5.4 CIDR 5.5 IPv6 5.6 NAT和代理服務器 5.7 復習題 5.8 動手練習
第6章 以太網、令牌環網和FDDI 6.1 以太網 6.1.1 以太網編碼方法 6.1.2 以太網幀類型 6.1.3 10Base5(粗纜網) 6.1.4 10Base2(細纜網) 6.1.5 10BaseT(雙絞線以太網) 6.1.6 100 Mbps以太網 6.1.7 千兆位以太網 6.1.8 集線器和交換機 6.1.9 5-4-3規則 6.1.10 規劃以太網 6.2 令牌環網 6.3 FDDI 6.4 EIA 568-A布線標準 6.5 測試電纜系統 6.5.1 電壓表和電阻表 6.5.2 電纜測試儀 6.5.3 音頻發生器 6.5.4 時域反射計 6.5.5 可視故障定位器 6.5.6 光纖功率表 6.5.7 OTDR 6.5.8 光纖檢查顯微鏡 6.5.9 多功能電纜掃描儀 6.5.10 協議分析器 6.6 復習題
第7章 使用網橋和交換機 7.1 分段 7.2 網橋 7.2.1 基礎網橋 7.2.2 透明網橋 7.2.3 STA 7.2.4 檢修STA 7.2.5 源路由橋接 7.3 交換機 7.4 第3層交換機 7.5 第4層交換機 7.6 VLAN 7.6.1 分段、廣播控制和安全性 7.6.2 配置VLAN 7.6.3 VLAN標符 7.6.4 VLAN中繼 7.6.5 VLAN中繼協議 7.6.6 VLAN之間的路由選擇 7.7 設計LAN 7.8 復習題
第8章 使用Cisco交換機 8.1 Cisco交換機概述 8.2 安裝Cisco交換機 8.2.1 端口 8.2.2 LED 8.2.3 建立控制臺 8.2.4 配置密碼 8.2.5 配置TCP/IP 8.3 IOS命令行界面 8.3.1 改變模式 8.3.2 常規設置 8.3.3 配置交換機接口 8.3.4 管理MAC地址表 8.3.5 配置端口安全 8.3.6 改變LAN交換機的類型 8.4 在Cisco交換機上配置VLAN 8.4.1 創建VLAN 8.4.2 配置VLAN中繼 8.4.3 配置VTP 8.5 導航管理控制臺 8.6 VSM 8.7 恢復或升級Catalyst 1900 IOS 8.8 交換機群集技術 8.9 復習題 8.10 動手練習
第9章 WAN技術 9.1 WAN設備 9.2 PSTN 9.3 租用數字線路 9.3.1 T載波系統和E載波系統 9.3.2 T載波硬件 9.3.3 CSU/DSU指示燈 9.3.4 點對點租用線路 9.4 電路交換線路 9.4.1 交換56和64技術 9.4.2 綜合業務數字網 9.4.3 HDLC和PPP 9.4.4 ISDN協議 9.4.5 ISDN設備 9.4.6 組合信道 2 9.4.7 按需撥號路由選擇 9.4.8 全時/動態ISDN 9.5 數字用戶線路 9.5.1 DSL技術 9.5.2 ADSL 9.5.3 HDSL 9.5.4 ADSL、ADSL2+和eXtreme-DSLMAX 9.5.5 連接到DSL線路 9.6 電纜調制解調器 9.7 同步數字層次結構和同步光纖網絡 9.7.1 Sonet和SDH的構件塊 9.7.2 SDH和Sonet線路和環 9.7.3 Sonet網絡設備 9.7.4 Sonet幀 9.8 與WAN鏈路聯網 9.9 排除串行線路故障 9.9.1 基本故障檢修 9.9.2 回送測試 9.9.3 紅色警報和黃色警報 9.10 復習題 2
第10章 包交換網絡 10.1 包交換技術 10.2 X.25 10.2.1 建立虛擬電路 10.2.2 X.25協議 10.3 幀中繼 10.3.1 訪問幀中繼網絡 10.3.2 服務級別協議 10.3.3 幀中繼幀和地管理接口 10.3.4 IETF封裝 10.3.5 廣播處理 10.3.6 子接口 10.3.7 幀中繼故障檢修 10.4 復習題
第11章 信元中繼網絡 11.1 信元中繼 11.1.1 ATM簡介 11.1.2 ATM覆蓋模型 11.1.3 ATM信元 11.1.4 ATM網絡操作 11.1.5 ATM上的分類IP 11.1.6 ATM LAN模擬 11.1.7 MPOA 11.2 交換式多兆位數據服務 11.3 復習題
第12章 路由器和路由選擇簡介 12.1 路由器概述 12.2 路由選擇協議的特征 12.2.1 靜態路由和動態路由 12.2.2 單一路徑算法和多路徑算法 12.2.3 平面算法和層次結構算法 12.2.4 距離向量算法和鏈路狀態算法 12.2.5 指標 12.2.6 管理距離 12.3 IP路由選擇協議 12.3.1 IP數據包 12.3.2 IP地址和路由選擇 12.3.3 網際控制消息協議 12.4 內部網關協議 12.4.1 路由選擇信息協議 12.4.2 對IP進行RIP故障檢修 12.4.3 自治系統拓撲結構 12.4.4 開放最短路徑優先協議 12.4.5 OSPF故障檢修 12.4.6 內部網關路由選擇協議 12.5 網關協議 12.5.1 外部網關協議 12.5.2 邊界網關協議 12.6 IP多播 12.6.1 多播范圍管理 12.6.2 IGMP 12.6.3 多播路由選擇協議 12.7 IPX路由選擇協議 12.8 復習題
第13章 Cisco路由器 13.1 Cisco路由器介紹 13.1.1 路由器存儲器 13.1.2 互聯網絡操作系統 13.1.3 配置文件 13.1.4 Cisco路由器系列 13.2 路由器端口 13.2.1 LAN端口 13.2.2 WAN串行端口 13.2.3 控制臺端口 13.2.4 輔助端口 13.3 安裝和配置路由器 13.3.1 路由器的首次供電 13.3.2 路由器POST 13.3.3 使用配置文件 13.3.4 管理配置寄存器 13.4 路由器命令模式 13.4.1 User Exec模式 13.4.2 Enable Exec模式 13.4.3 ROMMON模式 13.4.4 Setup模式 13.4.5 配置模式 13.4.6 密碼 13.4.7 恢復密碼 13.5 Cisco路由器基礎 13.5.1 使用幫助 13.5.2 命令歷史和快捷方式 13.5.3 建立主機名 13.5.4 使用標志 13.6 配置接口 13.6.1 顯示接口 13.6.2 更改為Interface Confi-guration模式 13.6.3 啟用和配置TCP/IP協議 16.6.4 啟用和配置IPX協議 13.6.5 確定接口的狀態 13.7 復習題 13.8 動手練習
第14章 在路由器上配置WAN協議 14.1 建立WAN協議 14.2 配置串行端口 14.3 在Cisco路由器上配置PPP 14.4 配置BRI ISDN 14.5 配置PRI ISDN 14.6 配置按需撥號路由選擇 14.7 配置幀中繼 14.8 配置ATM 14.9 對串行線路連接性進行故障檢修 14.10 復習題
第15章 在Cisco路由器上配置路由選擇 15.1 配置靜態IP路由選擇 15.2 配置路由選擇協議 15.2.1 配置RIP協議 15.2.2 配置IGRP協議 15.2.3 配置OSPF 15.3 在Cisco路由器上監控TCP/IP 15.4 啟用和配置IPX路由選擇 15.5 在Cisco路由器上監控IPX 15.6 使用CDP 15.7 復習題 15.8 動手練習
第16章 網絡安全 16.1 安全風險 16.2 用戶管理 16.2.1 用戶名策略 16.2.2 密碼策略 16.2.3 用戶管理 16.2.4 權限和許可 16.2.5 培訓用戶 16.3 物理安全 16.4 拒絕服務 16.5 防火墻和代理服務器 16.5.1 數據包過濾器 16.5.2 動態數據包過濾器 16.5.3 電路級網關 16.5.4 應用網關 16.5.5 高級防火墻功能 16.5.6 非軍事區域 16.6 保護路由器及其網絡 16.7 加密和解密 16.7.1 私鑰加密 16.7.2 公鑰加密 16.7.3 數字信封、簽名和證書 16.7.4 散列加密 16.7.5 RSA和DES標準 16.7.6 X.509數字證書 16.8 安全協議 16.8.1 虛擬隧道的安全協議 16.8.2 IPSec 16.9 補丁程序 16.10 審計和入侵檢測 16.11 入侵測試 16.11.1 偵察 16.11.2 掃描 16.11.3 漏洞測試 16.12 復習題
第17章 語音通信 17.1 打電話 17.2 數字化語音網絡 17.3 語音網絡 17.3.1 電路交換 17.3.2 傳輸介質 17.3.3 交換系統的層次結構 17.3.4 交換設備 17.3.5 SS7 17.4 IP電話 17.4.1 包交換網絡 17.4.2 延遲的影響 17.5 VoFR和ATM 17.6 VoIP 17.6.1 VoIP應用 17.6.2 使用VoIP打電話 17.6.3 VoIP系統的組件 17.6.4 遷移到IP電話系統 17.7 H.323 483 17.7.1 H.323組件 485 17.7.2 CODEC 486 17.7.3 傳輸協議 487 17.7.4 連接過程 488 17.8 會話啟動協議 489 17.9 MGCP和MEGACO 491 17.10 復習題 492
第18章 在WAN中使用的無線技術 495 18.1 無線頻譜 495 18.1.1 無線電系統 497 18.1.2 微波信號 499 18.1.3 衛星信號 500 18.1.4 紅外系統 501 18.2 無線網絡的組件 501 18.3 WLAN 503 18.4 802.11無線標準 504 18.4.1 802.1X 504 18.4.2 802.11物理層和體系結構 505 18.4.3 成幀 507 18.4.4 MACP 507 18.4.5 WAP 508 18.4.6 訪問WLAN 509 18.4.7 安全性 510 18.5 藍牙技術 513 18.6 復習題 514
附錄 術語表 516
網絡的神奇作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用戶加入其中,正因如此,網絡的承受能力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從硬件上、軟件上、所用標準上......,各項技術都需要適時應勢,對應發展,這正是網絡迅速走向進步的催化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