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技術是從199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它把互聯網上分散的資源融為有機整體,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使人們能夠透明地使用資源的整體能力并按需獲取信息。資源包括高性能計算機、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大型數據庫、網絡、傳感器等。 當前的互聯網只限于信息共享,網絡則被認為是互聯網發展的第三階段。 帶寬管理可從不同的角度來落實,例如以人為規范進行、以計算機是否可以上網進行,但最方便合理的,還是通過路由器的設定達成。因為路由器往往是局域網對外的網關,通過路由器管制,通?杉泄芾硇Ч,不易有遺漏。路由器可檢查每個進出的封包,決定優先處理或者不予處理,以將帶寬保留給較重要的應用。以下是從路由器的觀點,較常見的帶寬管理方式: 依使用者或主機加以管制:我們可針對特定局域網或外部的主機,加以進行管制。例如不允許內部某部計算機上網,或只允許某部計算機上網;或不允許網絡用戶聯機外部某臺主機等等。這樣的作法,都是通過限制存取某個使用者或主機的方式,進行管制。例如在下圖的防火墻配置中,我們看到存取服務規則設定中,可經由設定“來源IP地址”及“目的IP地址”的方式,限制或允許聯機的進行。其中來源地址可能是局域網用戶,也可能是外界需要服務的地址;目的IP地址也相同。網管可依需要進行配置。 圖五:依使用者或主機加以管制是可以采用的方法之一。 對局域網用戶而言,以IP進行管制也不是完全沒有缺點,有些聰明的用戶會自行修改IP,以逃避路由器的管制。有些用戶甚至會修改成領導的IP,以取得更高的權限,進行信息的存取及帶寬的利用。對于網管人員,這個問題當然要加以解決。還好,每個網絡卡都有一個獨一無二的識別號碼,一般用戶很難更改。因此我們可通過“IP與MAC綁定”的功能,規范在分配IP時,某些MAC地址,即網絡上的網絡卡/主機取得特定的IP地址。若設為其它IP時,則無法上網。這個功能對于智能小區業者及高度敏感的單位網管都很重要。 依應用加以管制:我們也可以利用網絡應用的端口號,加以進行管制。這就好比軍事上針對特定頻道加以干擾,破壞通訊的例子一樣。由于常見的應用,往往都有特定的端口號,因此我們只要找出對應的端口號,在存取規則設定中,進行允許或限制的執行即可。依應用的端口加以管制。以下的畫面,就顯示出常用的應用端口號,只要進行設定允許或禁止,即可管制不同應用封包的進出。 除了常見的應用端口號外,面對日新月異的應用,網管也可自行設定應用及對應端口號,以簡化日后設定的過程。 依內容:最直接的作法,就是針對傳送內容進行管制。也就是不想傳送什么內容,就通過關鍵詞或文件名管制。在以下的管制設定頁面中,我們可以看到網頁內容管制設定,是依網頁內容所包含的字符串進行管制。而網頁字符串,則是通過傳送網頁的名稱或文件名,加以管制。通過這二者的設定,網管可阻絕特定內容的網頁,或者是特定文件格式的網頁、服務或文件。
依WAN口:對于多WAN路由器而言,也可通過不同WAN口的分配模式,將帶寬分配到不同的WAN口。Qno的產品可支持三種不同帶寬分配模式。IP群組是將特定IP使用者,指定到某個WAN口,它的好處是可將不同群組使用帶寬分隔來開,部份群組使用帶寬的情況不會影響其它的使用者。IP負載均衡則是路由器會依局域網IP,依次分派到不同WAN口,以平衡帶寬的使用,它的好處是同一個IP存取流向都經由同一個WAN口,能適應不同應用的通訊特性,不易出錯。智能型負載均衡則是路由器會綜合考慮應用、使用帶寬、WAN流量、及IP分布,自動進行帶寬的分布。通過WAN口的限制,也能有效進行帶寬的管理。
圖九: 多WAN路由器而言,也可通過不同WAN口的分配模式,將帶寬分配到不同的WAN口。 以下顯示不同WAN口還可以設定各種管制方式,交叉應用進行管制。 除了以上的管制方式外,還有其它的方式可以進行芾懟@繚詵闌鵯腳渲玫姆夢蝕嬡」嬖蟶瓚ㄖ,每庚r嬖蚨伎繕瓚ㄗ饔玫氖奔,可笆[瞧諢蛞惶斕氖奔浣猩瓚。网故|繕瓚ㄉ習嗍奔淦舳苤,灾O擄嗉靶菹⑹奔洳蛔鞴苤啤?BR>以上我們了解了帶寬管理的一些技巧后,相信大家對如何作帶寬管理有一個基本的了解。
【相關文章】
網絡的神奇作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用戶加入其中,正因如此,網絡的承受能力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從硬件上、軟件上、所用標準上......,各項技術都需要適時應勢,對應發展,這正是網絡迅速走向進步的催化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