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1-15 文章來源:深度系統下載 瀏覽:
網絡技術是從199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它把互聯網上分散的資源融為有機整體,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使人們能夠透明地使用資源的整體能力并按需獲取信息。資源包括高性能計算機、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大型數據庫、網絡、傳感器等。 當前的互聯網只限于信息共享,網絡則被認為是互聯網發展的第三階段。 因為公辦方面的需要,最近把小區另外一棟樓的一間房子租了下來。雖然房間不大租金也不高,但寬帶是必須的。好在這間房跟我家只有50米左右的距離,雖然有一些遮擋,但把路由器拿到陽臺測試了一把,居然在辦公室門口有4格信號,于是考慮把家里的寬帶通過網線引到陽臺,然后在辦公室門口再加個無線中繼,共享家中現有的寬帶。 ![]() 無線路由器中繼實施方案 1.第一層路由與第二層路由用網線串聯。家中原有的網絡只接了一個無線路由,原本就不是每一個角落都能夠布滿無線信號,如果簡單地將原有無線路由器移到陽臺,相隔較遠的位置必然無法上網,網絡機頂盒、電視、游戲機之類的弱WIFI設備也無法連接。因此,比較好的方案是:原有無線路由器(第一層路由)的位置保持不變,然后從其LAN口接一條網線出來拉到陽臺,串聯一個無線路由(第二層路由)作為樓下辦公室的信號源?紤]到無線信號干擾以及多次中繼的穩定性問題,第一層和第二次路由器之間采用了網線連接的方式。 2.無線中繼。辦公室與家的距離相隔50米左右,中間有各種公共設施,并且不在同一樓層,所以只好采用無線中繼的方式。 3.采購。除了原有路由器,再購買2個相同型號的無線路由器(130元*2),0.5平方毫米電源線若干米(比較細的那種線就可以,花了20多元),網線若干米(30元)。 ![]() 無線路由器中繼實施難點 1.布線。室內要繞著墻腳、門框走線,所需網線和電線都相對多一些,走線越隱蔽越好。室外的線路要充分考慮大風、高溫、雨雪等天氣情況引起的開裂和短路,實施起來要認真、細心。 2.室外防水。陽臺上的無線路由器要充分防水,我的方法是:將路由器裝到一個大小剛剛合適的塑料垃圾桶中,線路沿桶口邊緣引入,桶口處再用多層塑料袋封綁。 3.防高溫。垃圾桶用多層黑色塑料袋封裝,可以起到隔阻熱輻射的作用,最外層再用白色塑料袋包裹,避免吸能吸熱,最大限度地防止高溫。 ![]() 效果測試 1.家中信號。由于原有路由器(第一層路由)的位置沒有變化,所以家中的無線信號和之前并無不同。 2.中繼源信號。從第一層路由到陽臺的中繼信號源(第二層路由)采用網線連接,所以傳輸穩定性方面應該沒有問題,第二層路由的數據傳輸質量比較有保障。 3.辦公室信號。辦公室門口用華為某手機測試,信號有時可達滿格,用紅米手機測試,信號大概有4格(5格滿)。我選的這款無線路由沒有信號強度顯示,但從實際使用體驗來看,網速和延時與家中無線網絡幾乎沒有區別,總體來看還算成功。 網絡的神奇作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用戶加入其中,正因如此,網絡的承受能力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從硬件上、軟件上、所用標準上......,各項技術都需要適時應勢,對應發展,這正是網絡迅速走向進步的催化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