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3-30 文章來源:深度系統下載 瀏覽:
做為存儲設備的硬盤,出現故障的機率并不大,正常使用中的硬盤,如果不受到外力的影響,一般不會出現問題,而見到的一些諸如硬盤電路板燒毀等硬件故障,也是因為用戶的非常操作所造成的。但在計算機的維護工作中,硬盤壞道卻是經常遇到硬盤故障,其中大部分的故障都是盤體表面的出現壞道。這部分的硬盤的電路板都是好的,在開機的 CMOS 設置中,磁盤參數都可以檢測出來,如果丟棄這些硬盤,是挺可惜的。實際上,壞道一般出現在硬盤的開始區域。通過 PowerQuest 分區軟件 PartitionMagicd 的處理,通過適當的調整分區,繞過這些壞道,減小一些容量,除了分布在壞道附近的空間不可用外,這些硬盤完全是可以正常使用的。 通常,可以修復的“壞硬盤”有幾種情況:一是引導出錯,不能正常啟動的。這種情況未必是“壞”,通常清除 MBR,再重新分區就有 70%好。二是可正常分區,可格式化,但掃瞄發現有“B”標記的,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出壞道”。這里可不分“物理壞道”或“邏輯壞道”,“B”數量少的話(少于 100 個),基本上有 80%可以修復為“好硬盤”。三是不可正常分區,或分區完后格式化不了。這種情況要用到專業維修軟件,視不同的牌子,修復率不同。一般達到 50%左右。 另外,有些硬盤受破壞嚴重,壞扇區太多(有的盤不可超過 3000,有的則不可超過 8000,有些卻允許超過 10000),解決辦法是切除有問題的磁頭,或降低容量,同時更改型號,也算是一個可用的“好硬盤”。這樣可以大大提高修復率! 那么,修后的“好硬盤”與未修過的硬盤有何區別?答曰:對用戶來說感覺不到任何區別,非專業人士看不出區別!因為用的就是廠家技術來修復,廠家技術員也未必看得出區別所在! 一臺 Pentium4 機器,使用 80GB 硬盤,啟動 Windows XP 系統,一直停留在啟動畫面,硬盤不斷的“卡卡”響,顯然硬盤出了問題。這個硬盤分成 C(20GB)、D(30GB)、E(30GB)三個磁盤分區,其中 C 盤是系統和應用軟件,D 和 E 盤是用戶數據。根據這種情況,可以判斷是系統所在的 C 盤有壞道。 把硬盤卸下,作為從盤接到另一臺在 C 盤裝有 PartitionMagic 4.0 分區軟件的機器上,運行 PartitionMagic,選擇 Disk 2;把第一分區的容量在起始位置減少 1GB(可多可少,根據需要和實際情況估計!),其余的都不變;確認 Apply,程序在 Windows 下做完一部分工作后,重新啟動系統,在 DOS 下做完剩下的工作;出現是否需要運行盤符映射(Drive Map)的對話框時,選擇不做!關閉系統,卸下這個硬盤,把它作為主盤,接回原來的機器,發現 Windows 系統啟動正常,進入系統后,應用程序運行正常,這個硬盤可以正常工作了。 是否還有其他的辦法?這種情況很有可能是硬盤的引導扇區出了問題,可能在開始位置作主引導分區不行了?這有可能!刪除第一個分區,在 F 盤的尾部空出 20GB,把擴展 F 分區在相應的位置也空出 20GB,把這空出來的 20GB 空間建立一個主引導分區,并且設置為激活的!之后 PartitionMagic 處理得很順利,再也沒有出錯信息。注意,把這個硬盤接回原來的機器后,在尾部新建的主引導分區的盤符仍然為 C 盤,格式化,重裝系統等軟件,一切正常。 由于硬盤中存有大量的數據及文件,雖然硬盤出現壞道會,通過修復還能夠正常使用,但壞道的出現,也意味著你的硬盤壽命不會太長,因此平時要做好重要文件的備份工作,硬盤有價數據無價,當硬盤真正無法修復時,也不會造成重要文件數據的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