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4-11 文章來源:深度系統下載 瀏覽:
固態硬盤加機械硬盤是比較靠譜的方式,把系統和程序放在固態,把其它的資料放在機械硬盤,既有速度和容量,在花費上面也比較平衡。 分區方式如果按照我的意思,完全可以不用分區,500G固態硬盤作為C盤,1T機械盤作為D盤,這樣就可以了。 win10的操作系統對固態支持比較友好,可以發揮固態的性能,沒必要分區。 這里要簡單科普一下分區的來歷,它主要針對得是機械硬盤,因為那時候硬盤性能比較弱。為了磁頭能夠更快找到需要數據的位置,人為的給它編組,將不同的扇區分開,這樣磁頭就不會因為文件在不同的地方而來回尋找,節省了時間。同時盤片的最外面速度最快,性能最強(其實也差不了多少),就將這一區域分作C盤,以提高系統的響應速度。 固態硬盤的工作方式完全不同,它有好多個閃存顆粒,類似于組成硬盤陣列同時進行讀寫。同時這有必要這么做,因為顆粒有擦寫壽命,需要盡量保證所有的顆粒讀寫次數均衡。 通俗來講,固態盤沒有必要分區,對性能并無幫助。 如果習慣性的想要分區,就像我一樣(手動滑稽),那么分了也沒關系。建議你將C盤分100G容量,這樣裝系統足夠了。剩下的365G作為D盤,用來安裝各種程序和游戲。500G硬盤在電腦上只有465.6G左右,這是因為廠商的換算公式和電腦的不一樣,硬盤廠商采用的是1000進制,而電腦用的是1024進制。并不是硬盤虛標,所有的廠商都這樣。 C、D盤有了,剩下的機械盤就分一個區作為E盤使用就行,沒必要再分了。 硬盤分區注意事項如果你的電腦是比較新的硬件,可以采用UEFI+GTP格式進行引導和分區,這樣的好處是開機速度會快一些,GTP格式可以支持2.91TB以上的硬盤容量,不過對你的1T硬盤也沒什么用。 采用GTP格式(GUID分區表)作為系統盤,會自動建立 MSR 分區和EFI分區,體積有一百多MB,這個是必須有的,不能刪除,否則就不能啟動系統。另外這個格式僅支持64位系統,不過現在的電腦內存都很大,基本沒有再裝32系統。 如果想裝win7等老系統,最好使用MBR分區格式,兼容性比較好。 機械盤可以先不用管,裝好系統之后,進入計算機磁盤管理,將它格式化后就能正常使用了。這主要是為了防止出現分區混亂,將1T分成了D盤,確將剩下的固態盤分作了E盤。如果出現這種情況需要修改的話,同樣可以進入磁盤管理,右鍵點擊盤符,選擇更改驅動器號和路徑。這個修改要第一時間完成,如果先裝了某些程序,然后再更改驅動器號,程序的快捷方式就會變為無效。 總結給固態硬盤分區真的看心情,不過系統盤最少要分100G才行,不然隨著使用系統逐漸臃腫,C盤會可用空間不足。機械盤只分一個區就好,里面存的資料完全可以用建立不同的文件夾進行分類。 |
上一篇:手把手教你完成手機通話自動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