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4-15 文章來源:深度系統下載 瀏覽:
GPU-Z是一款非常出名的顯卡檢測工具。GPU-Z通吃A卡和N卡,對于交火及混合交火也能很好的識別。大家購買或者升級顯卡之前最好看看網上評測里面的GPU-Z截圖,看看比自己目前的到底強在哪里,方便決定是否出手。小編現在教你用GPU-Z查看顯卡參數。 顯卡性能取決于顯示核心,因此要想區分顯卡性能,就必須了解顯卡的一些參數! 為了方便查看參數,一個專門用來查看顯卡參數的工具被制作出來,就是GPU-Z。 通過GPU-Z,我們可以對比顯卡的參數來辨別顯卡性能的高低,甚至可以區分真假顯卡。 以下就是GPU的示意圖(只解說重要部分): 【名稱】:可以直接顯示是哪個芯片公司生產的型號 注:Nvidia可以直接顯示出具體型號,例如圖直接注明7600GS ATI 只會顯示顯卡的同系列名稱,例如X1650GT只顯示1650 Series 【GPU】:顯示核芯,核芯代號,所指的是研發公司內部編號,也可以用于區分性能高低。 【工藝】:核心的制作工藝,單位納米,越小工藝就越先進,功耗就越低。 【光柵】:數量越高,顯卡性能越強。 光柵屬于輸出單元,負責后期渲染,將像素點光柵化,主要影響抗鋸齒、動態模糊之類特效,但對光線卻沒什么大的影響。 【總線接口】:提供數據流量帶寬,目前主流的接口是PCI-E 16×,可以提供8G/s的數據流量(雙通道,上、下行各4G/s)。 注:16×@16×,代表最高支持流量,以及目前工作的流量,如果主板或者電源影響,工作接口有可能會下降! 【著色器】:舊架構為“渲染管線+著色頂點”,新架構之后統一為“統一渲染單元”,即“流處理器”,數量越高性能越好。 舊架構區分性能通過“渲染管線”多少、“著色頂點”多少就可以了解顯卡性能。 新架構由于只有一個基數,因此更容易了解,數值越高性能越強。 注:N卡一個流處理器就能發揮作用,因此流處理器數量看上去很少。 A卡對“統一渲染單元”定位不一樣,要5個流處理器單元一組才能工作,因此看上去數量很高。 【Directx 支持】:簡稱DX,是微軟編寫的程序,作用于多媒體指令,在顯卡方面,就是針對畫面特效,目前最高級別是DX11(windows 7)。 【像數填充率】:光柵工作的數據處理流量,公式GPU頻率×光柵=像數填充率。 【紋理填充率】:渲染管線/流處理器的數據處理流量,公式GPU頻率×管線(處理器單元)=紋理填充率。 【顯存類型】:顯存,提供儲存數據和交換數據,顯存代數越高,內存頻率就越高,傳送的數據就越大,目前最高級別的GDDR5,可以高達4600MHz/s以上的速度。 【顯存位寬】:顯存位寬是顯存在一個時鐘周期內所能傳送數據的位數,位數越大則瞬間所能傳輸的數據量越大,這是顯存的重要參數之一 注:由于目前GDDR5 高頻顯存,即使位寬很低,也可以提供很高的顯存帶寬,即使128bit,也可以提供幾十GB/s以上的帶寬,所以位寬不一定強求高位寬。 還有一個特殊的例子,HD2900XT 顯存位寬達到了512bit,但由于核心架構的原因,渲染效能無法發揮,即使有512bit的位寬也無法達到預期效果。 【顯存容量】顯存是作為數據儲存和交換數據,但并非容量大就表示顯卡就具有很高的性能。 高端顯卡由于核心處理數據龐大,才需要高容量內存的支持。 低端顯卡由于核心本身處理量低,即使配備高容量顯存也不會提升顯卡性能。 注:由于顯存顆粒相對便宜,因此一些廠商就會把一些低端卡配置高容量顯存,牟取暴利,例如GF8500GT 1G版、GF9400GT 2G版,但這兩款型號實際的游戲性能也就等于GF7300GT 256M高頻版。 【顯存帶寬】:顯存帶寬是指顯示芯片與顯存之間的數據傳輸速率,它以字節/秒為單位。顯存帶寬是決定顯卡性能和速度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顯存帶寬的計算公式為:顯存帶寬=工作頻率×顯存位寬/8 目前GDDR5顯存,即使位寬為128bit,也可以提供幾十G/s以上的帶寬。 【GPU、顯存頻率】:可以用來直接區分同系列的高低,例如HD4850、HD4830(800SP),它們之間的差別也僅僅在GPU、顯存的頻率,如果數值一樣,性能也就一樣。 【實際頻率】:指GPU、顯存目前的工作頻率,這個數值可以有變化 【默認頻率】:指由生產商制定的頻率,但每個廠商相互之間制定的頻率也有所不同。 【多顯卡互聯】:利用主板支持,可以讓2塊,或者2塊以上的顯卡進行并行協同對畫面進行渲染處理。 Nvidia:SLI ATI :CrossFire 交叉火力 圖解: 1、7600GS VS X1650GT 2、9800GT VS HD4770 3、顯卡性能對比、排位(從高到低) 顯卡型號區分 AMD—ATI:ATI 冶 天 ATI成立于1985年,是一個專注于圖形處理與主板芯片組的研發公司,2006年11月被AMD超威收購。顯卡以視頻處理為優勢強項,但在驅動安裝方面略為繁瑣,曾有DIY玩家戲稱:“如果想成為電腦DIY高手,一定要使用ATI顯卡。” 合作伙伴(國內):藍寶石、迪蘭恒進 顯卡性能后輟排位: XTX>XT>Pro>GT>Le XTX:代表頂級性能,也稱作旗艦級型號 XT:高級別、高頻版,也就是說代表高性能。 Pro:加強版,該型號從ATI成立至今全部貫穿,具有極其重要的代表性。 GT:降頻版(有別于Nvidia稱謂),在同系列中將頻率降低得出。 SE:顯存位寬縮減版,一般定位中高端,將同系列的顯存位寬縮減得出。 LE:架構縮減版,核心內部、顯存位寬都進行縮減。 Radeon X1650GT(RV560): RV560顯示核心:內部研發型號稱謂,一般整數R*00代表頂級,數字越大性能越高。 Radeon代表游戲級別顯卡,X是羅馬數字“10”的意思,X1***意為第十一代顯卡 數字X*600代表性能,8~9代表高端、6代表中端、5代表中低端,3~4代表低端。 數字X**50代表是泛生產品,屬于改進型。 字母GT在ATI稱謂是降頻縮減的意思,表示在同系列中屬于降頻版本。 新版稱謂,從HD3000系列開始,ATI舍棄以往使用后輟字母代表性能的做法,將以數字代表性能,數字越高性能越好。 HD****×2:代表采用雙核心,一張顯卡上集成兩個獨立的顯示核心。 HD**70:相當以前的XT等級 HD**50:相當以前的Pro等級 HD4870(R770): R770:內部研發型號稱謂,R*70代表高端。 HD代表支持硬件高清解碼,并且支持Direct X10以上硬件特效。 HD4***:代表第十四代顯卡。 HD*800:代表該系列的高端。 HD**70:相當于以往的XT等級,屬于高頻版本。 X1650GT與X1650Pro:這兩款是為數不多GT>Pro的排位 X1650GT:RV560顯示核心,1:3黃金架構,8條象素渲染管線,24組象素渲染單元,8個象素著色引擎。 X1650Pro:RV530顯示核心,1:3黃金架構,4條象素渲染管線,12組象素渲染單元,5個象素著色引擎。 Nvidia 英偉達 Nvidia成立于1993年,專注于圖形處理與主板芯片組的研發。游戲機別的顯卡優勢在于速度取勝,驅動的安裝和維護比較簡便易懂,是入門級別與發燒級別共同取向。 合作伙伴(國內):訊景XFX、影馳、麗臺、映眾、艾爾莎、索泰 顯卡性能后輟排位: Ultra >GTX>GTS>GT>GS>Le Ultra:意為“激進、極端”,因此代表頂級性能,也稱作旗艦級。 GTX:代表高端性能。 GTS:高性能,也可以稱為高頻產品系列。 GT:加強版,一般在中端級別的采用該稱謂,也代表大眾級別。 GS:降頻版,在同系列中,將頻率降低得出的型號,性能大致相同。 LE:低端,也叫縮減版,不僅頻率降低,甚至渲染管線或者流處理器都降低了,顯存位寬也會不同程度的縮減。 GeForce 9800GT(G92) G92:內部研發顯示核心型號,整數G*0代表頂級型號,數字越小性能越高。 GeForce代表游戲級別的顯卡,9***代表第九代顯卡。 數字GF *800代表性能區分,8~9代表高端、6代表中端、5代表中低端,3~4代表低端。 字母GT代表加強版級別,同系列中屬于高頻版本。 注: 由于稱謂會隨新一代顯示核心的發布可能進行修改,因此名稱僅供參考 但代表性能的數字 不會改變,會一直延續。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