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5-21 文章來源:深度系統下載 瀏覽:
iPhone是蘋果公司(Apple Inc. )發布搭載iOS操作系統的系列智能手機。截至2021年9月,蘋果公司(Apple Inc. )已發布32款手機產品,初代:iPhone,最新版本:iPhone 13 mini,iPhone 13,iPhone 13 Pro, iPhone 13 Pro Max;iPhone系列產品靜音鍵在設備正面的左側 [46-47] ;iPhone 5之前機型使用30Pin(即30針)接口,iPhone 5(包含)之后產品使用Lightning接口。
「你為什么會買 iPhone 12 的 Pro 系列?」在體驗 iPhone 13 Pro Max 之前,我向編輯部的伙伴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 除了個別先富起來的同事回答「有錢任性」,大家的理由基本是圍繞著「機身質感」、「攝影」展開。 或許「加州廚神」認為這樣還不夠 Pro,于是今年的 iPhone 13 Pro,除了質感和影像能力更強大,還有著滿血版 A15 仿生芯片,120Hz ProMotion 高刷屏等獨占配置。用蘋果的話說,就是「oh, so Pro」(強得很)。 ![]() 那么 iPhone 13 Pro 系列,相比 iPhone 13 以及前代的提升究竟有多大?更適合哪類人群?下面,請和我們一起來尋找答案。 輕了又重了,小了又大了「這小標題起得啥玩意兒?」如果你有這種想法,先別急,聽我慢慢道來。 拿到 iPhone 13 Pro Max 的包裝盒,你會發現一如既往的薄,因為這一代延續了取消充電器的「傳統」。 ![]() 不同的是,包裝盒上取消了塑封膜,直接在底部用一條粘紙封住。開箱體驗的感覺,就像…… ![]() 蘋果表示,這個小改變可以減少 600 噸的塑料消耗。另外 iPhone 13 系列的主板、前后攝像模組中的黃金,均 100% 用了回收黃金,可稱之為有史以來最環保的一代 iPhone 了。 所以這是第一個關鍵詞「輕」——對環境的影響減輕了。 「重」是第二個關鍵詞。因為當你從盒內取出 iPhone 13 Pro Max,238 克的重量,壓手感還是比較明顯的。 ![]() 相比上一代,增加的 12 克重量,主要來自毫安時更大的電池。 當你點亮屏幕,縮短了 20% 的劉海,讓人可以一眼辨出與上代的差別。這就來到了第三個關鍵詞「小」。 ![]() ▲ 左為 iPhone 13 Pro Max,右為 iPhone 12 Pro Max 蘋果重新設計了原深感攝像頭,在不犧牲解鎖精度的前提下減小了體積。仔細觀察還可以發現,聽筒的位置被移到了頂部。 這里有兩個小細節值得注意: 一是劉海變短了,但也變粗了。好在粗得并不多,仔細對比才能發現。 二是劉海兩側,顯示的內容沒變,只是信號、電池、時間等圖標略有增大。 ![]() ▲ 上為 iPhone 13 Pro Max,下為 iPhone 12 Pro Max 最后一個關鍵詞「大」,翻到背面就能找到了。攝像頭模組比前代大了一圈,同時更凸了。 ![]() 比起攝像頭模組的變化,全新的遠峰藍背殼顯然更吸睛,它比去年的海軍藍淡不少,有點像最近在汽車界大火的 baby blue。淡藍中帶著點灰,挺耐看的。 ![]() ▲左為 iPhone 12 Pro Max,右為 iPhone 13 Pro Max 新模式,輕松拍出電影感更大的攝像頭,當然也換來了更強的影像能力。 除了能拍攝 4K 60fps 杜比視界的視頻,iPhone 13 Pro 系列更是支持 ProRes 錄制和編輯,最高支持 4K 30fps,專業性直接拉滿。 可惜目前還體驗不到,該功能需要今年晚些時候通過 OTA 升級獲得。 比起專業性,相信大家更感興趣的是全新的電影效果模式。 ![]() 大家在發布會上看到的那個焦點能在不同的人和人、人和物之間反復橫跳的片段,我們也使用 iPhone 13 系列仿拍了一下。 ![]() ▲ 強烈推薦看完整片段 這個模式到底有什么用呢?為了讓你更直觀地感受,這段短片我們同樣用了 iPhone 12 Pro Max 拍了一遍。 可以看到,同樣是定點拍攝,12 Pro Max 的畫面像是一塊攤開的畫布,所有物體都像是在同一平面,沒有立體感。 ![]() 而 iPhone 13 系列用電影效果拍出來的畫面,則可以通過切換焦點,形成不同層次的景深效果,引導觀眾關注不同的主體。 這種拍攝手法叫「區別調焦」,一般是利用大光圈、長焦距的電影機,在拍攝時快速移動對焦環實現。 但小小的 iPhone 是怎么實現的呢? 我們將畫面放大,小哥頭上這一圈不自然的虛化邊緣,是不是和你熟悉的「人像模式」有幾分相似? ![]() 沒錯,電影效果模式的焦點,其實也是利用多攝鏡頭視差,或者前置的深感傳感器捕獲的環境深度信息,再通過算法實時計算出來的。說人話,就是模擬出來的。 因此即便在后期階段,你依然可以隨意改變焦點的位置,突出你想要的主體,有時還能彌補拍攝時沒對上焦的尷尬。 ![]() 而除了先拍片后對焦,使用電影模式拍攝時,手機還能根據畫面自動選擇焦點。 像下面這個畫面,當小哥的臉入畫后,焦點就會自動從球轉移到臉上,凸顯小哥疑惑的神情。 ![]() 這樣一來,通過電影效果模式,普通小白也能像專業導演一樣,通過焦點的變換來講故事。 這里不得不提一句,電影效果模式的厲害之處,更體現于它能夠在拍攝的同時,在取景框中實時渲染出效果。 ![]() 這其實得益于 A15 仿生芯片的強大算力。而算力也是目前電影效果模式被限制在了 1080P 30fps 的關鍵因素。 拍照,「穩」是主題曲更大更凸的模組,不僅帶來了有趣、專業的視頻功能,還直接提升了拍照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iPhone 13 Pro 與 iPhone 13 Pro Max 的影像配置完全一致,不像上代那樣做了區別,值得給個好評。 ![]() 我們先來看主攝廣角鏡頭的實拍表現。從白天的樣張來看,iPhone 13 Pro Max 整體的觀感,和上一代接近。仔細觀察,可發現解析力略優于前代。 ![]() ▲ 上為 iPhone 12 Pro Max,下為 iPhone 13 Pro Max 用主攝拍人像時,iPhone 13 Pro Max 會優先面部測光,保證膚色的明亮。相比之下,模特皮膚在 iPhone 12 Pro Max 的鏡頭下顯得略黑。 ![]() ▲ 左為 iPhone 12 Pro Max,右為 iPhone 13 Pro Max 在夜景下,iPhone 13 Pro Max 的主攝,比前代的純凈度會更高,噪點更少。這是因為 iPhone 13 Pro Max 的廣角鏡頭,使用了 iPhone 迄今為止最大的傳感器,光圈也有增大,使得進光量增加了近 1.5 倍。 ![]() ▲上為 iPhone 12 Pro Max,下為 iPhone 13 Pro Max 至于大家都關心的「鬼影」,iPhone 13 系列似乎沒有改善。 ![]() 長焦方面,iPhone 13 Pro Max 從前代的 2.5 倍光學變焦變成了三倍,即焦段從 65mm 變成了 77mm,遠攝上更有優勢。 ![]() ▲左為 iPhone 12 Pro Max,右為 iPhone 13 Pro Max 長焦焦段的變化,也改變了人像模式的視角。其實 50-85mm 都是拍攝人像的黃金焦段,同等的被攝距離,12 Pro Max 能帶上一些環境,13 Pro Max 則更為特寫一點。 ![]() ▲左為 iPhone 12 Pro Max,右為 iPhone 13 Pro Max 更長的焦段也帶來了更好的虛化,比如這組夜間人像,13 Pro Max 人物背后的光斑更好看。 ![]() ▲左為 iPhone 12 Pro Max,右為 iPhone 13 Pro Max 但長焦變長的同時,光圈也從 f/2.2 縮小為 f/2.8,同等亮度下,ISO 會被拉得更高,因此噪點稍多,對于夜拍來說更有挑戰。 iPhone 13 Pro 系列的超廣角,光圈也變大了。在暗光環境下,涂抹感比前代輕一些。 ![]() ▲上為 iPhone 12 Pro Max,下為 iPhone 13 Pro Max 但在光線充足的環境下,超廣角的提升就不明顯了,只能觀察到暗部細節好一點。 ![]() ▲上為 iPhone 12 Pro Max,下為 iPhone 13 Pro Max 值得注意的是,iPhone 13 Pro 系列的超廣角鏡頭支持自動對焦,并附加了微距功能,最近對焦距離為 2cm。 ![]() ▲左為 iPhone 12 Pro Max,右為 iPhone 13 Pro Max 除了拍照,還能拍微距視頻。這個話題下,iPhone 12 系列默默退出群聊。 此外,13 全系增加了「攝影風格」的功能,內置五種預設,主要是色溫和色調的區別,當然你也可以手動調節。 ![]() ▲ 內置的 5 種攝影風格 這里有兩個細節值得關注,一是風格可應用到所有鏡頭上;二是 Pro 系列開啟攝影風格時,無法使用 AppleRaw 格式。 ![]() 高刷屏,雖遲但到今年 4 款新 iPhone 的屏幕亮度都比起前代有所增加。iPhone 13 Pro 系列的屏幕最高亮度,從 800nit 來到了 1000nit。 但老實說,這個提升只有在戶外使用時,才有輕微感知,室內光線下更是區別不大。 ![]() ▲ 左為 iPhone 12 Pro Max,右為 iPhone 13 Pro Max 另外觀看 HDR 視頻時的峰值亮度,iPhone 13 全系都和前代一致,依舊是 1200nit。 至于萬眾期待的高刷,今年終于來了,但只有 Pro 系列的兩款機型才支持。 經過實測,我們發現目前能觸發 120Hz 刷新率的場景不多,滑動頁面時才有明顯感知。對比 60Hz 刷新率的 iPhone 12 Pro Max,視覺上流暢不少。 ![]() 當你停止滑動,屏幕刷新率會立刻降至 10Hz 左右,以節省電量。 像流媒體視頻、游戲,目前最高只能跑到 60 幀,需要等待應用后續的適配,以釋放高刷屏的優勢。 總的來說,120Hz 自適應刷新率功能還是非常香的,它的加入,相信會成為購買 iPhone 13 Pro 系列最大的動力之一。 地表最強的 A15 登場「能打敗 A14 的,只有 A15」。現在,它來了。 但需要注意,只有 iPhone 13 Pro 系列的兩款機型,才是「滿血版」。即 4 核 CPU、5 核 GPU 以及 16 核神經網絡引擎。iPhone 13 和 13 mini 都是被鎖掉了其中一個 GPU。 從 GeekBench 5 與 3D Mark Wild life 的跑分來看,iPhone 13 Pro Max 的 CPU 和 GPU 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 但 13 Pro Max 和 13 之間,CPU 性能相差不大,差距主要體現在了 GPU 上。 當然,我相信大家更關心的,還是游戲時的表現。鎖了一個 GPU 核心的影響大不大呢?于是我們還是跑了一下《原神》。 ![]() 開啟最高畫質選項,各玩 20 分鐘,兩者的表現差距相近。iPhone 13 的平均幀率反而更高一些,但波動也更大。 ![]() 至于發熱情況,兩者也不相上下,最高溫度均在 42 攝氏度左右,熱區集中在背部蘋果 Logo 的右上方。 ![]() ▲ 左為 iPhone 13,右為 iPhone 13 Pro Max 從結果可以看出,其實多一顆 GPU 核心,并沒有讓 iPhone 13 Pro Max 在游戲上拉開與 13 的差距,反倒是散熱問題成為了游戲性能上的短板。 如果大家因為游戲性能猶豫買哪款的話,那就不用糾結了。 iPhoen 13 Pro 系列多出來的一顆 GPU,我們認為它真正的用武之地,其實是在 ProRAW、ProRes、ProMotion 這些 Pro 機型獨占的功能上。 ![]() 蘋果在今年發布會上表示,iPhone 13 系列均采用了全新定制的天線。于是我們把手機帶到了鬧市以及地鐵站進行了信號測試。 可惜的是,我們并沒有在結果上看到兩代的明顯區別。且由于時間緊缺,而且變量相對難控制,測試結果僅供大家參考。 ![]() 據官方介紹,得益于 A15 仿生芯片更出色的能耗管理,今年四款 iPhone 的續航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但可惜的是,快充功率仍然只有 20W。而且依舊環保,不配充電頭。所以這里提醒一下,想要達到最理想的充電功率,各位選購充電頭的時候,需要選擇 20W 或更高功率。 例如編輯部人手一個的安克 20W 安芯充,別看它身材迷你,只有原裝 5W 大小,但功率達到了 20W,足夠跑滿 iPhone 的快充功率。 ![]() 另外,這款充電頭除了蘋果同廠芯片,還搭載了 AI 控溫系統,充電時會進行毫秒級測溫,一晚能測高達 57 萬次,檢測到溫度異常時會調整輸出功率,在快充同時保證你和新機的安全。 4 款 iPhone 13,怎么選?相比買不買新 iPhone,買哪款 iPhone 或許更讓人糾結。 對高刷以及專業影像有需求的,直接上 Pro 系列。兩款 Pro 機型,大家也只需要在屏幕大小、續航、手感上做取舍就好。 ![]() 對影像沒有專業需求,并且覺得 iOS 60Hz 的動畫已經足夠流暢,那么起售價便宜 2000 元,同樣支持電影效果模式、攝影風格等新特性的 iPhone13 會更合適。 iPhone 13 mini 雖然在續航等方面有所提升,但建議還是謹慎選擇。 ![]() 總的來說,今年 iPhone 13 系列的升級,給我們印象最深刻的,其實并不是呼聲最高的高刷屏,反而是電影效果模式。 得益于 A15 仿生芯片的算力升級,人像模式終于從拍照片,來到了拍視頻上。 ![]() 我們認為這或許會是手機攝影的下一個趨勢,隨著算力的日益增強,算法的日漸完善,繼拍照之后,手機上的視頻創作,也將進入計算影像時代。 畢竟,作為人類留住時間一種的手段,視頻的信息量遠比照片大得多。 最后,感謝看到這里,愛范兒祝大家中秋愉快。 ——經授權轉載自:愛范兒 目前高端手機市場,iPhone手機快要形成一家獨大的形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