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4-08 文章來源:深度系統下載 瀏覽:
對于有用戶登錄和用戶交互需求的wordpress站點,啟用動態緩存是提高性能的必備手段。黃老師選擇了Redis來做動態緩存,要用到的插件是Redis Object Cache。由于我的服務器上有多個wordpress站點,如果要都啟用REDIS,還需要一些特別的配置。我來給大家分享一下WordPress如何開啟REDIS動態緩存。 首先,我們在wordpress頁面底部加入一句查詢統計的代碼。這樣可以看到頁面加載時執行的時間和查詢次數。直觀的看到開啟動態緩存的前后對比。打開你主題里的footer.php 在合適的位置加入下面這句: <?php timer_stop(4) ?>秒內查詢了<?php echo get_num_queries(); ?>次數據庫 刷新前臺頁面,就可以看到頁面的數據查詢時間和次數了。你可以記錄一下你的首頁、文章頁的數據,方便一會兒做對比。 然后服務器上安裝Redis,黃老師用的寶塔面板,可以一鍵安裝。或者百度redis安裝方法,這么不再贅述。 接下來在wordpress后臺安裝Redis Object Cache插件。后臺搜索安裝就有了。安裝啟用后,默認是未開啟狀態。進入設置頁面,點擊Enable Object Cache就可以啟用了。 如果你服務器上只有一個wordpress啟用redis,那么就可以了。但如果你和黃老師一樣,想給在同一臺服務器上的多個wordpress啟用Redis緩存,就要多一個操作了。如果不設置,緩存會錯亂,打開A網站會進入B網站。 打開根目錄下的Wp-config.php文件,加入以下兩句: define( 'WP_CACHE_KEY_SALT', 'kouer_' ); 上圖是開啟Redis后,數據庫的每秒執行操作數的監控。數量明顯下降。然后再看看你頁面的查詢時間和數量。是不是快了很多?口耳相傳開啟REDIS前是0.15秒左右,開啟后達到0.11秒左右。你的加載時間提升了多少,有我快嗎?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