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技術是從199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它把互聯網上分散的資源融為有機整體,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使人們能夠透明地使用資源的整體能力并按需獲取信息。資源包括高性能計算機、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大型數據庫、網絡、傳感器等。 當前的互聯網只限于信息共享,網絡則被認為是互聯網發展的第三階段。 ADSL是近兩年炒的火熱的一個話題。小弟禁不住誘惑,終于拋下相伴多年的“小貓”,用上了ADSL?墒且挥貌虐l現,上網速度無論如何也達不到標稱值。是廣告夸張,還是其他原因?筆者決心追查到底!
第一招:知己知彼
要想解決問題,首先要知己知彼。我們先來了解一下ADSL的工作原理!
ADSL最大的好處是
不需要架設專用網絡,它能利用當今世界上分布最廣的電話銅線作為傳輸介質,并能在一對銅質雙絞線(電話線)上得到三個信息通道:一個為標準電話服務的通道、一個速率為640kbps~1Mbps的中速上行通道、一個速率為1Mbps~8Mbps的高速下行通道,并且這三個通道可以同時工作。
在DMT調制解調技術中一對銅制電話線上0~4kHz頻段用來傳輸電話音頻,用26kHz~1.1MHz頻段傳送數據,并把它以4KHz的寬度劃分為25個上行子通道和249個下行子通道。輸入的數據經過比特分配和緩存變為比特塊,再經TCM編碼QAMM調制后送上子通道,理論上每赫茲可以傳輸15bits數據,所以ADSL的理論上行速度為25×4×15=1.5Mbps,而理論下行速度為249×415=14.9Mbps(當然,這只是理論上的峰值,實際中由于線路質量及傳輸距離的因素是難以達到如此高速的)。
ADSL的速度和是否穩定其實主要和兩點有關系,一是你的ADSL到電信局的局端設備(ADSL模塊機房)的遠近,離得越遠,速度越慢且不穩定。二是電話線本身的質量好壞,電磁干擾的大小。三,當然是我們自己設備的原因了。
順著這個思路,我們試著解決一下問題吧。
第二招:改造線路
現在廣泛使用的電話線路,原來是為語音通訊設計的,其帶寬大約為300Hz到3300Hz之間,根本沒有考慮數據通信的需要。在上網時,對通信信號的高頻部分有一定的衰減,特別是線路老化時帶寬更窄,衰減更厲害——對ADSL來說,這是最致命的。由于ADSL技術對電話線路的質量要求較高,而且目前采用的ADSL是一種RADSL(即速率自適應ADSL),如果模塊局到用戶間的電話線路在某段時間受到外在因素干擾,RADSL會動態地調整用戶的訪問速度。
ADSL是一種基于雙絞線傳輸的技術,雙絞線是將兩條絕緣的銅線以一定的規律互相纏在一起,這樣可以有效地抵御外界的電磁場干擾。入戶平行線超過20米的用戶,要把平行線先換成雙絞線,最好是品牌的5類線。在換線的時候要注意,雙絞線的強度不夠,一定要設法固定好,否則你就埋下了很大的隱患。換上之后,是不是感覺上網的速度快了許多?
網絡的神奇作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用戶加入其中,正因如此,網絡的承受能力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從硬件上、軟件上、所用標準上......,各項技術都需要適時應勢,對應發展,這正是網絡迅速走向進步的催化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