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12-23 文章來源:深度系統下載 瀏覽:
網絡技術是從199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它把互聯網上分散的資源融為有機整體,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使人們能夠透明地使用資源的整體能力并按需獲取信息。資源包括高性能計算機、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大型數據庫、網絡、傳感器等。 當前的互聯網只限于信息共享,網絡則被認為是互聯網發展的第三階段。 一、引言 二、IPv6地址不足帶來的問題 1.使用“臨時地址”存在的問題 節約地址的技術之是分配臨時IPv4公網地址。舉例來說,撥號用戶就沒有固定的公網IP地址,通信時使用的是撥號服務器隨機分配的臨時公網IP地址,經常發生變化。對用戶來說,沒有固定的公網IP地址,意味著在IP網絡上不能“隨時在線”,而是“臨時在線,經常轉移”,訪問別人容易,讓別人找到自己難,只能是一種“單向訪問”。如果想讓別人訪問自己(如建立自己的撥號網站、開展商業活動),就要采用動態DNS等技術,增加地址解析和處理方面的開銷。 另一方面,“臨時地址”為網絡上的搗亂者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條件,如利用撥號上網方式發垃圾廣告、病毒郵件等,不需要特別的網絡技巧就可以經常變換網絡地址,十分便捷隱秘,小易被發現和查處。 2.使用“內部地址”存在的問題 節約地址的技術之二,是讓用戶使用內部地址。例如,在有些企業網和用戶小區網內部,不向用戶分配公網的IP地址,僅分配內部IP地址。如果用戶要訪問Internet公網,通常是采用NAT(網絡地址轉換)機制,即由支持NAT的路由器臨時分配一個公網IP地址(及端口)供用戶臨時對外通信使用;對內則仍使用內部地址,完成NAT功能的路由器要記住這兩種地址(及端口)之間的對應關系,以便在轉發IP包的過程中進行地址轉換。 “內部地址”在公網上沒有路由,同樣存在“十月訪問”的問題,用戶可以訪問別人,但難以被別人訪問。猶如在電話網上使用一部電話分機,完成NAT功能的路由器如同總機,只是用這部電話分機打出去還可以,別人打進來就難了。相信在電話網上,一部“難打進來”甚至“打不進來”的電話分機不會有人愿意用。但存我國的IP網上,目前很多用戶還在用著“內部地址”,這種現象毫無疑問對我國IP業務的發展有很大的潛在危害。這種危害實際上已經逐漸顯示出來。由于使用內部地址,一些語音、視訊等應用業務需要解決NAT穿越問題,而NAT穿越問題完全是因使用“內部地址”而給業務帶米的額外負擔。為解決這個問題,必然要在設備開發、業務運營方面進行投資,從而導致業務成本的提高,對業務的推廣只會產生負面影響。 此外,用NAT方式完成地址轉換功能要增加處理開銷,處理開銷的增加將導致處理效率的降低利服務質量的下降。如果要開放多媒體業務,增加處理開銷還會對QoS造成不利影響。雖然可以用處理能力更強的設備來抵消這種影響,但更好的設備還是意味著更多的網絡投資和更高的通信成本,而通信成本的增加最終還是要由用戶來承擔。 三、用IPv6解決地址空間擴展問題 實際上,IPv6的市場發展潛力是非常巨大的,只是目前還沒有開發利用起來。IPv6有能力給每個人分配一個地址,尋址到每一個人。如果通信的雙方都使用IPv6,那么只要在PC機上使用適當的操作系統(如windows XP、Linux等)及適當的通信軟/硬件,就有可能享受端到端的IP視頻、音頻、數據業務,例如打IPv6的可視電話,開IPv6的視頻會議等。至于雙向發送文件、郵件、短消息等數據通信功能更沒有問題?砷_展的雙向互訪業務類型很多,而且是我國IPv4網絡難以廣泛支持的。 雖然IPv6業務前景廣闊,但新型網絡業務的發展通常會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例如,基于IPv4的Internet業務剛剛在我國推廣的時候,網上中文資源和提供的服務很少,上網人數也相應較少,業內人士對Internet中文業務能否開展及如何開展的問題曾進行過多種方式的探討。隨著網絡上各種中文資源的增加,免費郵箱、聊天室及網絡游戲等業務的開展,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并喜歡上了Internet。時至今日,用E-mail進行聯絡已經成為人們必不可少的通信手段。上網瀏覽新聞、下載軟件/電影/音樂、玩游戲等成了人們經常性的活動,Internet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在Internet剛進入我國,中文網站寥寥無幾,國內網絡冷冷清清的時候,很難想像中文業務會發展到今天這個局面。 IPv6的發展肯定要有一個過程,但IPv6畢竟為我國用戶提供了一個比IPv4更加便利的業務傳送平臺,用戶可以在IPv6平臺上實現端到端的對等通信模式。從長遠來看,IPv6不僅可以支持原有的IPv4應用業務,還可以支持我國IPv4網因受地址資源限制而難以廣泛支持的多種應用。IPv6將逐步進入我們的生活,在為我們提供便利的同時,網絡自身也會不斷成長壯大起來。 四、關于開展IPv6業務的幾點建議 1.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充實IPv6的網絡信息資源 IPv6網絡建設初期,優勢是地址資源充足,有能力支持各種類型雙向互訪的新型業務,例如實現移動IP、端到端的IP電話/視頻通信、家電/辦公室設備的遠程控制等新型業務。缺點是內部可以訪問的網絡資源較少,應采取一定的措施彌補自身信息資源的不足。 為了充實網絡信息資源,應采用一定的扶持政策來鼓勵各種企業、商家甚至個人提供各種信息、支持各種應用。比如,對建設IPv6小區網的商家給予政策上的優惠政策,鼓勵經營網絡業務的公司在IPv6網上開放有償影視點播、視頻會議、網絡游戲等業務;鼓勵商場、社區服務公司等服務型單位建立IPv6網站,在IPv6用戶小區內為用戶提供各種服務:在IPv6的地址分配和DNS域名注冊上,對個人用戶給予優惠,為個人用戶在自己的PC機上建立基于IPv6的固定網站提供便利,允許個人用戶在自己的網站上提供各種服務,開展商業活動。目前,個人用戶在IPv4網上往往只能到ISP的網站上建立主頁,受ISP存儲空間和各種規定的限制,使用不太方便,而在IPv6網上卻有條件在自己的PC機上建立一個完全自主的個性網站。 企業、商家、個人使用IPv6并在網絡上發布信息可能是出于多種目的,推出的網上信息必然內容豐富而且形式多樣。例如,除傳統的經營VoD、網絡游戲等業務的網站外,小區商店和餐飲店推出的商業網站,也許可以為用戶提供送貨上門服務。小區的物業服務公司推出的服務網站,也許能讓小時工、保姆、維修工甚至收購廢品的人上門為住戶提供服務;蛟S還有更多利用網絡開展的新的服務項目,我們現在可能都想象不到。網絡運營商在為大量用戶提供IPv6地址,提供網站便利的同時,自己也可以在IPv6網絡上大量補充多種多樣的信息資源,讓IPv6網絡成為對很多人有用而且好用的網絡,不斷擴大IPv6業務的影響面。總之,應該調動盡可能多的人的積極性,盡快豐富IPv6網絡內部的信息資源,吸引越來越多的人使用IPv6。 2.與科研部門合作,加強互聯互通方面的工作 IPv6網絡建設初期,首先要解決兩個方面的問題,一個是IPv6與IPv4網絡的互聯互通,一個是IPv6網絡之間的互聯互通問題。 IPv6網絡本身的信息資源少,故必須首先保證IPv6用戶能夠訪問IPv4網絡。目前,已經有了一些可行的實現方案(如DSTM和NAT-PT等等)。為了擴大IPv6業務的影響面,也要允許IPv4終端訪問IPv6網絡,這方面的問題比較多,需要進一步研究。此外,在IPv4的“海洋”中,IPv6網絡有可能是由一個個“島嶼”構成的,各“島嶼”上的用戶數量、網絡資源可能比較少。只有將這些“島嶼”互聯在一起,才能盡快擴大用戶群,讓一個“島嶼”內的服務提供商可以為多個“島嶼”的用戶服務,亦便于更多的人相互聯絡。 實現IPv4網與IPv6網之間以及IPv6各“島嶼”之間的互聯互通是拓展IPv6業務的一個關鍵點。互聯互通必須遵循統一的標準,這方面IPv6設備開發公司、網絡運營公司可與科研部門加強交流和合作。科研部門在IPv6實驗網絡的建設和使用過程中積累了很多經驗,對網絡中可能存在的各種問題及其解決辦法有比較深入的了解,熟悉網絡技術和通信協議,具有在IPv6網絡互聯互通方面的寶貴實踐經驗。同時,科研部門還掌握先進的互聯互通測試技術,并具備良好的測試設備和測試環境,專門培養了實力雄厚的技術隊伍,有能力為運營網絡的互聯互通提供強有力的第三方技術支持。通過合作,IPv6運營公司可以在網絡建設過程中少走彎路,更快更好地獲得經濟效益。 3.加強IPv6地址的分配和管理工作 我國IPv4網絡的路由結構不十分合理,原因是我國在IPv4網的建設上處于被動地位。尤其是我國未申請到IPv4的A類地址,只申請到不連續的B類或C類地址,而且是根據使用情況分批分次申請的。用各次申請的地址分別劃分網段,再分配到路由器上,不可避免地會產生大量路由碎片,從而為網絡的路由設置帶來非常不利的影響。因此,在IPv6網的建設過程中,網絡規劃管理部門應將地址規劃和分配作為工作的重點。 【相關文章】
網絡的神奇作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用戶加入其中,正因如此,網絡的承受能力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從硬件上、軟件上、所用標準上......,各項技術都需要適時應勢,對應發展,這正是網絡迅速走向進步的催化劑。 |
上一篇:概念辨析:交換,路由與第3層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