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1-04 文章來源:深度系統下載 瀏覽:
網絡技術是從199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它把互聯網上分散的資源融為有機整體,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使人們能夠透明地使用資源的整體能力并按需獲取信息。資源包括高性能計算機、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大型數據庫、網絡、傳感器等。 當前的互聯網只限于信息共享,網絡則被認為是互聯網發展的第三階段。 RIP是一種運行非常簡單、能被市場上多數廠家生產的路由器支持的路由協議。雖然新的IGP路由協議(如OSPF和IS-IS)確實比RIP高級很多,但RIP仍有很多優勢。例如,在一個小網絡中,RIP在使用帶寬、配置和管理時間上的開銷都非常小。與新的IGP路由協議相比,RIP也非常容易實現。因此有時RIP在某些特定的環境下仍非常有用,是目前互聯網中廣泛使用的一種動態路由協議。 RIP 簡述 RIP是“路由信息協議”(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的簡稱,目前有RIPv1和RIPv2兩個版本。 RIP是一種距離向量路由協議,每隔30秒發送一次路由更新信息。在Cisco提供的RIP協議中,為了適應快速的網絡拓撲變化,還允許在探測到網絡拓撲發生變化后,立即傳送更新信息而不必等待30秒的更新周期。這種更新行為也稱為“觸發更新”或者“反射更新”。RIP使用“水平分割”和 “路由停用”計時器的機制來防止路由信息的錯誤傳播。此外,RIP通過對從源到目的網的最大跳數加以限制來防止產生路由環。 RIP只根據一個“跳數”作為度量值來判斷最佳路徑!疤鴶怠笔且粋包到達目標所必須經過的路由器的數目。如果到相同目標有二個不等速或不同帶寬的路由器,但“跳數”相同,則RIP認為兩個路由是等距離的。RIP支持的最大“跳數”為15,即在源和目的網間所要經過的最多路由器的數目為15,“跳數”16表示不可達。 RIPv2在RIPv1的基礎上做了一些修改,是RIPv1的擴展,距離向量路由協議和RIPv1在一個自制系統中的特性它都具備。但是,RIPv2是一種“無類”路由協議,這意味著一個網絡的所有子網可以使用不同的網絡掩碼,而且還可以劃分不相鄰子網。RIPv2更新可以發送給組播地址,由其他運行RIPv2的路由器進行處理。IP組播地址的使用可以減輕不運行該路由協議主機的負擔。從RIPv1到RIPv2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改進是增加了鑒別機制。 Cisco RIP接口的定制 1. Cisco IOS RIP的實現 Cisco的IOS可同時支持RIPv1和RIPv2,但不能在同一接口上同時啟用。 在配置RIP時,用network命令說明在哪些接口啟用RIP。network后使用的是一個“有類的”網絡地址,即指一個A類網絡地址、B類網絡地址或C類網絡地址,不能使用子網地址。若某個接口連接的是網絡的某個子網,那么,在這個接口上啟用RIP之后,路由器在同一網絡內的其他所有接口都會啟用RIP,其默認版本是RIPv1。如果希望在接口上運行RIPv2,需要進入RIP的路由器配置模式,執行version 2命令。如果希望更改已包括在某個network命令給出的網絡中的特定接口上的RIP版本,需要進入接口配置模式,使用ip rip send version1或ip rip send version2以及ip rip receive version1或ip rip receive version2命令完成。利用passive-interface命令,則可以針對要應用的路由協議,將接口設置為被動狀態。 2. 接口定制的應用 例如,如下圖所示的網絡,在Router_C連接的Ethernet LAN中,有一個運行Routed程序、只支持RIPv1的Unix主機,而且我們希望它維護一張與路由器類似的路由表。而Router_A和Router_B的連接配置了RIPv2,為了維系與Router_A和Router_B的連接,Router_C應當在WAN上運行RIPv2。這時我們可對Router_C進行特殊的配置,令其通過Ethernet 0接口發送RIPv1信息,禁止RIPv2更新傳出。 3. 配置過程 第1步:配置RIP協議 網絡的神奇作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用戶加入其中,正因如此,網絡的承受能力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從硬件上、軟件上、所用標準上......,各項技術都需要適時應勢,對應發展,這正是網絡迅速走向進步的催化劑。 |
下一篇:Rip技術概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