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技術是從199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它把互聯網上分散的資源融為有機整體,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使人們能夠透明地使用資源的整體能力并按需獲取信息。資源包括高性能計算機、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大型數據庫、網絡、傳感器等。 當前的互聯網只限于信息共享,網絡則被認為是互聯網發展的第三階段。 硬件支持 當前校園網IPv4網絡設備,四臺PC機都連接在子網204.196.96.0/24中,分別記為PC1、PC2、PC3、PC4。 軟件支持 當前校園網IPv4網絡設備的相關軟件,不支持IPv6。PC1、PC2、PC3操作系統分別為Windows 2000 Advanced Server+SP3、Windows 2000 Advanced Server+SP3、Windows XP,都不支持IPv6,需要安裝棧軟件包;PC4的操作系統為Linux(Red Hat 9.0),支持IPv6。 協議安裝 1.在Windows 2000中安裝IPv6協議棧 在Windows 2000中安裝tpipv6-001205-SP3-IE6.rar軟件包,解壓后,運行hotfix.exe 重啟機器。 機器重啟后需要安裝IPv6協議驅動程序,具體方法:進入“控制面板→網絡和撥號連接”,右擊“本地連接”,點擊“屬性→安裝→協議→添加→Microsoft IPv6 Protocol→確定”,就可以安裝TCP/IPv6協議棧了。 2.在Windows XP下安裝IPv6協議棧 C:\>ipv6 install 3.在Linux下安裝IPv6協議棧 Linux在內核版本2.2.0以后開始支持IPv6的相關標準,可查看/proc/net/if_inet6文件是否存在以確定系統是否支持IPv6。如果沒有,可通過如下命令加載IPv6模組: [root@RedHat9 root]# modprobe ipv6 配置腳本 1.PC1配置腳本(PC1的操作系統為Windows 2000 Advanced Server,IPv4單播地址為202.196.96.89) net stop tcpip6 //終止IPv6協議并將它從內存中卸載,但若有任何IPv6 Sockets處于打開狀態,該命令失敗。 net start tcpip6 //重新啟動IPv6協議 ipv6 adu 2/::202.196.96.89 //設定IPv6地址,并且添加到接口2上(Tunnel Pseudo-Interface) ipv6 rtu ::/0 2/::202.196.96.1 //添加本地路由
網絡的神奇作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用戶加入其中,正因如此,網絡的承受能力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從硬件上、軟件上、所用標準上......,各項技術都需要適時應勢,對應發展,這正是網絡迅速走向進步的催化劑。
|